找到相关内容3265篇,用时14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读(本生谭”的诠释)有感

    六道众生皆有佛性,皆向往二利圆满的圆觉佛果,皆可修行菩萨道而成佛。”这也是佛弟子集体潜意识”中追求超越、追求完美的最高心理的体现。通过如石法师的诠释,我们对本生谭”有了一种新的理解。即使足...本生谭”起因与内容的解读,以及对于大乘佛教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,较印顺法师对上述问题在心理原因方面的探讨,自然具有了更大的说服力:他大乘兴起的原因从?水恒怀念”转换为集体潜意识”中的终极关怀”,...

    王萌(四川大学博士生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5764262.html
  • 妙辩于余(虞愚)处—虞老教学特点及其他

    通俗易懂。例如,他三大逻辑比为弟兄三个,只是叫名下同而已,虽然逻辑之名起于欧洲,但逻辑之理存于天壤。他说:汽车、火车是交通工具,而逻辑(包括印度因明学、中国名辩学)是人类精神上交流的工具。”虞老只用寥寥数语,就逻辑学的工具性生动地表达出来。他有一段话非常精彩:玄奘译得简炼,如让他打电报可省钱,但不太好懂,我译得和玄奘不一样,我是筷子叉子齐备。”筷子”一听就是代汉译,而叉子”借代英译,...

    张忠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4466566.html
  • 清净佛性与本采无一物——惠能得法偈”一辩

    语境中的,因而我们对惠能偈的理解就不能抛开神秀偈而独立进行,应该将它放在与神秀偈的对勘中进行。 偈的前两句,神秀说:身是菩提树,心是明镜台。”他身”与心”分别看作菩提树和明镜台,诚然,这也...来,所以《坛经,上弘忍才说神秀只到门前,尚未能入”。而针对此,惠能则说:佛性本清净,何处惹尘埃”。这正是因为惠能清楚地看到,不能身心执为任何形式的有”(即使是菩提树、明镜台也不可),所以对惠能...

    吴 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3367332.html
  • 佛教对精神文明道德的意义

    佛教对精神文明道德的意义  作者: 潘宗光   内容摘要:今天,愈来愈多国家硬实力”建基软实力”之上,即是社会规范、意识形态、和价值观建立在道德文化基础上。道德文化的作用在于洗涤心灵。佛者觉...丶启发创意丶和分析能力;2.科研:创新知识丶和技术转移;我们统称为硬实力”;道德文化、人文关怀等统称为软实力”。   今天,愈来愈多国家硬实力”建基软实力”之上,即是社会行为规范、意识形态...

    潘宗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3269872.html
  • 论佛教修行的境界

    本性是善还是恶的,人是否有成佛的内在依据(佛性)以及人怎样成佛等问题。  华严宗一心法界”(真如佛”、一真法界”)看作世界所有现象的本源,并用法界缘起”解释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,包括四法界”、六相圆融”、十玄缘起”。该宗认为,一心”即是理”,一心”所起的现象即是事”,理事”之间是相即相入的。华严宗用这种理事互彻”来说明世和出世间的各种关系,并且事事无碍”作为修行的最高...

    何文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4974423.html
  • 契嵩法师孝道论思想

    不曾动摇过,甚至在特定的时期里孝”当作追求仕途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,一个人能不能为官,在左邻右室的眼中是不是孝顺是很重要的。黑格尔说中国并没有哲学,所谓的儒家思想也祇能是伦理而已,从孝道论的意义来说...常伦理思想。他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相比附,夫不杀,仁也。不盗,义也。不邪淫,礼也。不饮酒,智也。不妄言,信也。”这样一来五者修则成其人显其亲,不亦孝乎?是五者有一不修则弃其身辱其亲,不亦不孝乎。”...

    常耘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093677.html
  • 《门论》讲记之三

      陈那论师下边儿就是一切皆是无常”按喻给解说的,说若是喻的话,有什么样的情况。  由合喻显非一切故”。在声为常,一切皆是无常”这个论式中,声为常”是宗,一切皆是无常”是异法喻,由”是...不能说是宗过。  这个解说我觉得理由还不充分,本来人家古因明师说是宗因相违”,就是说人家是声常”当作宗,把一切皆是无常”当作因的,你陈那论师却说一切皆是无常”是错误的异法喻而不是因,有了一切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31938248.html
  • 一念三千”释略

    机会,也想随喜一番,讲一点个人的管窥之见。   很多论著智顗的哲学理论归结为性具”说,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。用性具”说区别于华严宗的性起”说,始于宋代天台宗“山家”与山外”的论辩,它...指一切法”,容易三千”的丰富内涵化解到一切法”的抽象中,不利于对天台教理的认识。  (二)关于一念三千”   三千种世间”的构想,虽然反映了一定的客观现实内容,但智顗它们总括起来,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2763776.html
  • 佛法与自由——太虚大师佛学思想中的自由观念

    志愿”,不可无实行博爱之筹备”,不可无安心立命之修证”。他希望在信仰自由、感情联系和精神一致的基础上自由组合以建设一个现代的理想僧团。他对僧伽即六和众”的解释,就极富有现代意识。他见和同解’,视为学术自由,利和同均”视为经济均等,意和同悦”视为民主自由,身和同住”视为居住自由,戒和同修’’视为信仰自由,口和无诤”视为言论自由。同时,太虚主张信仰自由基础上的政教分权,提出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264441.html
  • 汤一介:寻求文化中的普世价值”

    价值”的因素。所以我们必须普世价值”与文化的普遍主义”[①]区分开来。在强调各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的同时,我们应努力寻求人类文化中的普世价值”的因素及其意义。  为什么我们要寻求各民族文化的...博爱”,印度佛教的慈悲”虽然形式不同,出发点不同,甚至理路中也有差异,但却都具有的普世价值”的意义。  孔子的仁”,是亲亲 ”作为出发点,作为基础,樊迟问仁,孔子曰:爱人”。为什么要爱人,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665544.html